“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瑞昌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增强区位优势 扩大对外开放

——瑞昌市“基础设施攻坚行动”主发布词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感谢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瑞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根据九江“三大攻坚行动”统一安排,今天瑞昌市就基础设施(交通)攻坚行动进行新闻发布,我们的发布主题是:“增强区位优势 扩大对外开放”。

近年来,瑞昌市主动对接融入国家战略,抢抓江西省建设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和九江市打造区域航运中心契机,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全力以赴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基础支撑。下面我重点介绍瑞昌市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取得的成效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全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充分依托瑞昌位处四大省会中心区位优势,以及临港近浔优势,加快推进“交通强市”建设,在“内疏、外联、直达、畅通”上下功夫,努力实现“通联全国、立体多元、江海直达、便捷高效”的大交通格局。按照“核心带动、多式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布局要求,对标《2024年瑞昌市基础设施攻坚重点任务表》,推进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增强瑞昌区位优势的基础设施项目20个,其中列入2024年度九江市基础设施攻坚重点任务2个。

二是打造立体交通大格局。抢抓江西省打造“十纵十横”高速公路网契机,配合九江市推进新干至瑞昌高速公路建设,做实瑞武高速项目前期工作。密切与湖北的对接,推进瑞昌至武穴过江通道项目,目前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通航专题》于2024年6月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加快九瑞一体化发展,谋划推进瑞昌至九江中心城区快速路项目、沿江高架桥快速路项目、S301赛肇线瑞昌至高铁新区项目。加快推进通用机场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城市客运与高铁瑞昌西站紧密衔接,交通客运综合枢纽站主体完工。升级城乡路网,实施部分国道、省道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G220东深线瑞昌桂林桥至范镇段公路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建成一批县乡道、城市道路建设。持续拓宽对外开放通道,形成“公铁水空”一体化交通新格局。

三是全面巩固提升水运优势。主动对接九江打造江海直达区域航运中心城市战略目标,抢抓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瑞昌港区机遇,加快瑞昌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内陆强港。9月4日,九江港瑞昌港区正式开通集装箱业务。完成瑞昌港区金丝港作业区码头整合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九江港瑞昌下巢湖作业区散货码头工程,规划建设化工码头及岸线码头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以港口为核心、以公铁为补充的无缝衔接集疏运体系,启动九江港瑞昌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前期工作,目前项目已于2024年2月获省发改委核准批复,正在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开发运量,争取早日确定项目投资主体并开工建设。

四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专指办严格实行“半月调度、每月通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的调度推进机制,每月将项目推进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汇总报总指挥长。各项目责任单位落实专班专人负责,按照项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专指办结合目标任务,采取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对项目推进工作和问题破解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建立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强化倒计时销号,力促项目如期完成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谋划2025年基础设施项目,加大项目要素保障支持力度,加速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动瑞昌至武穴过江通道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岸线码头改造提升工程,建成运营通用机场,加快推进九江港瑞昌港区下巢湖作业区散货码头工程,加大九江港瑞昌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社会资本引入力度,完善瑞昌港区功能,构建“公铁水空”大物流枢纽港。发展壮大集装箱业务,加快形成货物集散地效应,打造现代化内陆智慧口岸。开通运营交通客运枢纽站,实现公铁“零换乘”。推动新干至瑞昌高速公路瑞昌段建设,谋划瑞武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G220东深线瑞昌桂林桥至范镇段改建工程,建成国泰项目进出场道路、九江市2024年普通国省道干线路面改造工程(瑞昌境内)。

总之,2025年,瑞昌市将继续以一流的工作状态、一流的工作举措、一流的工作实效,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积极投身基础设施攻坚行动,为九江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瑞昌力量,彰显瑞昌担当。

答记者问

一、请结合瑞昌实际,谈谈开展“三大攻坚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效?

主发布人:这个问题由瑞昌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再新回答。

王再新:谢谢提问!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市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和健康的发展,深入贯彻九江市委“三大攻坚行动”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攻坚行动。

一是争资争项方面。成立基础设施争资金推项目工作专班,密切关注国家、省宏观政策走向,谋划城市智慧停车场等5个基础设施项目,政府专项债资金需求8.45亿元,目前已通过国家评审。同时积极向上申报“两重两新”基础设施项目,已储备21个项目,资金需求25.01亿元。2024年争取农村桥梁水毁重建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130万元。

二是项目推进方面。高位推动G220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疏港铁路、新瑞高速瑞昌段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通用机场、下巢湖作业区散货码头工程建设,积极推动G220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项目、G220东深线等基础设施项目列入2024年省重点工程。

三是项目谋划方面。积极谋划九江港瑞昌港区梁公堤作业区码头工业城公用港口一期码头改扩建工程等7个项目作为2025年重点推进的基础设施攻坚项目。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密切关注国家及地方政策动态,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吃透摸清上级政策走向,进一步完善项目储备及政策信息库,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

二、G220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项目,作为连接湖北省武穴市与江西省瑞昌市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两岸群众极为关注,请介绍下项目的背景意义及目前的进展情况。

主发布人:这个问题由瑞昌市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尹诗学回答。

尹诗学:谢谢记者朋友提问,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G220 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项目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谋划背景。一是G220 目前借用麻阳高速武穴大桥过江,绕行里程长达到37 公里,成为国道通行的瓶颈。二是G220 过江通道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6 至 2035的规划之中。三是九江黄冈经贸往来也迫切需要这样的通道。因此,2021年10月,九江黄冈两地政府开始谋划G220 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项目。

二、项目建设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G220通行能力;二是有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三是有利于强化大南昌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江西湖北两地经济快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起点位于武穴市石佛寺镇,终点位于瑞昌武蛟乡,全长12.9 公里,过江主桥2216米,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时速达80km每小时,总投资71亿元。

四、项目进展情况

一是交通运输部已将该项目纳入十四五中期规划调整项目库,在2023年江西、湖北和湖南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二是项目工可和相关专题已编制完成,工可核准的前置专题《通航影响评价》于 2024 年 6 月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三是用地预审和节约集约用地认证已基本完成。四是瑞昌境内的征拆工作已基本完成。

下一步,我们九江携手黄冈加快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让两省人民尽早踏上这座“连心桥”、“致富路”,为九江打造“三个中心、一个美好家园”作出瑞昌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三、当前,九江市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区域性航运中心”,请问瑞昌在这方面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在发展口岸经济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主持人:这个问题由瑞昌市港投公司总经理周清平回答。

周清平:谢谢提问!按照中央、省市部署,瑞昌市委市政府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明确提出“在打造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当先锋”的目标定位,提出“决战大工业,开辟新赛道,奋力打造长江之滨活力新城”的发展思路,坚持向江图强,发挥港口码头优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取得先机。

2023年11月,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瑞昌港区通过国家口岸办组织的综合验收。2024年瑞昌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港投公司与上港集团九江公司的深度合作,在九江市港航局的大力支持下,瑞昌市公用码头正式开通了集装箱业务,已成为全省重要的通江达海的水运口岸。预计2024年瑞昌港区的资物吞吐量将达到6600万吨,比2023年增加717万吨,增幅12%。

今后,我们将采取以下举措,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下巢湖作业区散货码头的建设,确保2025年竣工验收,为瑞昌港区货物吞吐量进一步增长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加快推进梁公堤作业区瑞昌公用码头的建设工作,改善码头装卸工艺,提高码头装卸效率和货物吞吐能力,更好为瑞昌及周边企业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三是加快推动下巢湖作业区材料码头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确保2025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进一步提高码头的靠泊等级和吞吐能力,满足新增矿建材料装船出港的需要。四是在符合现行《九江港口规划》的情况下,根据市场需求,申报沃尔德通用码头和旅游码头的建设,为十五五规划做好前期铺垫。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