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庐山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庐山市以超常规之力推动基础设施攻坚行动走深走实
--九江市“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庐山市专场发布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庐山市专场,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庐山市基础设施攻坚行动的相关情况,我今天发布的主题是“庐山市以超常规之力推动基础设施攻坚行动走深走实”。首先,我谨代表庐山市委、市政府以及广大庐山人民,向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庐山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4年,庐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决策部署和九江市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工作要求,围绕“三大攻坚行动”,积极谋划、压茬推进、狠抓落实,奋力在“三大攻坚行动”中努力作出庐山应有贡献。
2024年,庐山市以超常规之力推进基础设施攻坚行动走深走实,取得了一系列可感的成就。承接九江市基础设施(交通)攻坚任务1个,具体为加快昌九高铁建设,解决“三电迁改”等问题,全年累计完成工程总量的70%。截至目前,庐山市境内铁路沿线“三电”81处已全部完成迁改,完成总工程量的75%。我市自主谋划并开展的基础设施攻坚任务5个,总投资约15.2亿元,分别投资8亿元的城区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投资2.4亿元的横一路新建工程,投资2。1亿元的庐山峰植重点区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工程,投资2亿元的高铁站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0.7亿元的G532(星子—横塘)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其中庐山市高铁站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设计变更,延期到2025年3月开工,其它4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按实序进行快速推进。
1.以更全面的要素保障,让服务暖心爽心。始终坚持“全流程关注、全方位助力、全要素保障”,化解项目推进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一是全方位助力攻坚“起跑”,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清单化,实行“四张”清单、“五个一”机制推项目,全市121个重大项目落实四套班子、市直单位、乡镇包干制,做到环环相扣、层层落实,促使项目顺利地动起来、有力地抓起来、高效地转起来。二是全流程关注攻坚“成长”。全面跟踪掌握项目进展,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由市领导包挂、责任单位具体对接,动态掌握项目进度,收集项目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建立限期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三是全要素保障攻坚“冲刺”。大力推进“四减一优”,全面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精简审批环节,缩减审批事项,同时加强市乡联动、政银企协同,全面强化项目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做到“日调度、月督查、季评比”,倒逼项目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成。
2.以更高效的工作作风,让项目快推优推。一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一期)、沙山作业区疏港公路配套路网、城市停车场(新车站)、G532国道星子至横塘段白改黑、G532至G105联接线路灯安装等项目,启动高铁新区交通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全面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外通内联功能,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对标国际一流旅游城市,进一步优化城市总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体推进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城乡环卫市场一体化,启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建设项目,实施路灯更新、公厕提标、公园扩容、体育设施扩面,让市民出行更方便、休闲更便利、健身更便捷。加快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实施道路新建、提升项目15个,以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为重要抓手,全力推动污水治理“城乡一体化”、城区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建设智慧停车及智能充电桩,加速推进南康古城四号路、中心城区内涝治理、峰德新区基础管网提升等项目。三是促进农村道路美化。着力推动“2024年四好农村路项目”,实现10个乡镇(处)全覆盖,104条农村公路路基、路宽、防护实现大提升。
3.以更明确的工作方向,让争资提速增效。2024年为“项目提速年”,聚焦“2112”的目标(新签约落户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2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实现竣工项目100个以上,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特别国债、超长期国债等上级项目资金20亿元以上),明确通过项目谋划、争资争项工作、项目决策、手续办理、要素保障、项目推进、问题化解七大提速举措,扎实开展争资金推项目工作,其中基础设施攻坚争取项目5个,资金2.2亿元。一是加强业务指导。将所有争资政策细化到每个职能部门,分管市领导挂帅指导行业主管部门把握政策投向,组织精干力量到部门“出谋划策”,确保项目按照政策方向谋。二是做实项目前期。用好“办证办”,靠前服务,办理项目前期手续,形成“单位提供资料,统一办理手续”的快速办理机制,对项目实行常态化跟踪督办、靠前协调,确保项目手续办理大提速。三是协作形成合力。实行工作一周一反馈,将工作力度“晒”出来的同时,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分析情况,会商解决办法,合力推进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结合新汽车站的建成使用,对全市公交、班线线路进行一次全面优化,满足人民群众公共出行的需求。同时,立足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现状,着眼“十五五”规划,围绕“拓展对外通道、提升道路品质、满足群众出行”等方面,谋划好2025年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实施2025年“四好农村路”。
答记者问
问题1:当前,昌九高铁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庐山市顺利接入国家铁路网。请介绍下昌九高铁庐山段相关情况。
邓剑:这个问题请庐山市发改委主任危胜峰回答。
答:昌九高铁庐山段是我市首条高铁线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京港(台)通道的关键区段,也是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福银综合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建设意义重大。在庐山市设高铁站台一座,建成以后将开启我市高速铁路新纪元。
昌九高铁庐山市境内从庐山市温泉镇西洲村起,至庐山市横塘镇西平村观音山,线路长10.14千米。建设内容为车站1座、桥梁14座,隧道5座,涉及红线用地722.3亩,设计时速为350千米/小时。沿线新建一个高铁站,暂命名为庐山南站。庐山南站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温泉镇西洲村,212省道以南,都九高速以北,105国道西侧,毗邻东林大佛景区,车站坐西朝东。站房面积为8000平方米,站场规模为2台6线。按照中型铁路旅客站房设计,外观采用了中式弧形坡屋顶,契合庐山别墅群的民国风主题,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为1000人,高峰每小时发送量为1381人。
昌九高铁庐山段于2022年10月正式开工,红线用地和临时用地已全部交付,44栋房屋已全部拆迁,隧道5座已全部贯通;1128根桥梁桩基、88万方站场土石方已全部完成。同时我市积极主动与昌九公司对接庐山南站站房建设工程,确保站房和高铁线路同步建成。站房于9月开工建设,已完成桩基工程和基础工程,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和雨棚施工,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5%。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对接昌九公司、省铁航投、中铁二十四局、中铁建工等单位,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铁路沿线和庐山南站建设顺利推进。
问题2:污水处理考验一个城市的治污和产水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请问庐山市在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邓剑:这个问题请庐山市住建局吴隆进局长回答。
答:在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方面,庐山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以提升市民居住环境质量。
首先,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庐山市实际,合理规划雨污分流系统,确保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输送和处理,使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今年我市投资8个亿启动了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实现了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其次,为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我市实施了污水厂扩容工程、集镇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及管网建设项目。同时,成立专门机构,建立运行监管制度,定期检查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确保稳定高效运行,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使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与此同时,为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进污水治理工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国家及庐山市关于污水治理的政策法规。多角度普及雨污分流系统运行原理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公众共同参与污水治理的浓厚氛围。
再次,为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我市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慧化管理,实时监控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实现数据快速收集、分析和处理,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问题3:庐山风景区作为世界知名旅游景点,在保障游客良好旅游体验的同时,保障游客人身安全也同样重要。庐山风景区植被覆盖率高,针对当前森林防火应急通道方面,庐山市开展了什么工作?
邓剑:这个问题请庐山市环山文旅集团董事长余业伟回答。
答:森林防火问题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庐山市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实施了庐山峰植重点区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项目。该项目是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集便利山区交通、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旅游环境、改善森林防火设施为一体的民生工程。项目起点为我市观音桥景区,路线终点为太乙村,路线总长约11.6公里,工程总造价为2亿元。该项目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当前完成项目总进度的75%,预计2025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成后,将山下山上贯通,防火抢险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减少响应时间,给抢险救灾提供便利通道,为庐山林地开辟一条至关重要的防火生命线,有效保护庐山的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对于庐山市旅游开发创造新的思路和更多可能性,对于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改变庐山市未来发展格局的重要一步。